2-53.夠嗎?_念經持咒念佛,或是已在道場上課服務,
甚至都出家修行了!但這些修行對功德福報,脫離六道輪迴真的夠嗎?
最近師資培訓班有學員提出問題:
師姐去高雄某寺廟會靈,
得到觀音佛母強烈的感應,感受到觀音佛母說:
@認同她前世曾經在菩薩門下修行過。
@但是累世都仍無法修成正果,脫離六道輪迴。
@觀音佛母感到非常的婉惜難過和不捨!
師姐就問說:
她也已經來佛堂上課兩三年了,
也接受老師的建議,
2024年起在台北佛堂為信眾做氣功靈療的服務,
難道這樣還不夠嗎?
請先看以下玄奘大師的生平!
備註:
玄奘大師生平,從Google搜尋轉載如下:
玄奘(602年4月6日—664年3月7日,享年63歲)。
俗姓陳,名禕。
洛州緱氏縣(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南境)人。
師承古印度摩揭陀那爛陀寺戒賢大師,
是唐朝三藏法師、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奠基人。
中國四大翻譯家、漢傳佛教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。
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,大業末年辭官隱居。
有三位兄長中,
#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,號「長捷」法師。
少時因家境困難,隨長捷法師住在淨土寺。
因認同佛法的博大精深,能真正來度化世人的因果業報,隨後也正式剃度出家,法號「玄奘」。
我請示菩薩,
思索著要如何來教導師姐,讓她了解要脫離六道輪迴,是否已經有在修行學佛就可以了,還必須認知是否[夠不夠]的問題?
竟然閃出個念頭:
菩薩指示說:
玄奘大師去天竺取經學習,經歷九死一生而名流千史。
那知不知道玄奘大師還有個出家哥哥嗎?
其實比他更早出家修行學佛。
為何竟然沒有人知道,跟他一起流芳百世呢?
又為何《西遊記》描寫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,
竟然是4個妖陪他一起去,那怎沒人陪著去呢?
只剩下妖陪著,那人呢?
原來這就是一般學佛修行人,甚至是已經出家修行的人,最大最大的障礙。
都仍然沒有強烈堅定的意願,甚或用生死來弘法濟世的大慈悲心願。
永遠想的都還是自己的利益,
若並沒有要追求世俗的名利,但是仍然貪戀於自己的興趣,喜好,執念中,喜歡持念經咒佛號法會,就天天一直做,雖說一門深入仍可成就,但只陷在小乘的個人獨修中,難有大乘的福德和智慧。
明知道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學習,是要來弘揚善法利益眾生,但為何他的出家哥哥沒陪他一起去,讓彼此互相照顧呢?
因為他的出家哥哥,或許應該想著:
我已經出家,這樣就已經夠了啊!
幹嘛還要那麼傻,冒著九死一生,大費周章的遠行到天竺去取經?
這又讓我想到,
一個有趣的網絡故事。
一個小和尚問他的師父說:
如何才能夠來定位自己的價值呢?
如何才能做到弘法濟世,利益更多的眾生呢?
師父說:
一定要先有慈悲喜捨的心。
不以自己的利益,喜好,得失去計較。
而要想著,如何能夠來幫助利益更多的眾生。
縱使這是自己不想做的,不喜歡做的,
但卻是該做的,
就要勇敢努力積極去做。
然後還要立命選擇利益眾生的近遠層次。
因此師父叫這個小和尚,從院子裡帶著一個很奇怪的大石頭,先到菜市場去賣。
但有人出任何的價格,絕對都不可以賣出。
看可以出到多高的價格?
小和尚在菜市場蹲了一天,多人來出價,從10塊起最多出到100塊。
隔天師父再叫小和尚拿大石頭到古董街賣。
果然就有人出到了5萬要買。
第三次要小和尚拿這個大石頭,
去找城裡最有錢的員外化緣佈施。
這個員外因已聽到古董街有消息,
知道一個奇怪的石頭,已經被出價到5萬了。
有錢員外也很干脆,願意捐款佈施100萬,要買下此石頭。
但小和尚仍然沒有捐賣出去。
第4次要小和尚,
拿大石頭去博物館要求鑒定。
結果竟然是個千萬年的龜甲化石,是無價之寶。
此消息一出大家一陣喧然驚訝,
博物館甚至出價上億元要來購買收藏。
但師父要小和尚直接捐給博物館,不求名利分文沒取。
同樣的一塊石頭,但在5個不同的場景層次,
從
@院子裡的石頭。
@菜市場100塊。
@古玩街5萬塊。
@富人員外100萬。
@博物館的無價之寶。
卻能展現出天差地別,完全不同的價值,因此價值的定位,不是在石頭本身,而是在你的選擇!
選擇在什麼立命定位,去發揮自己!
老和尚對小師父說:
意味著如果你也是帶天命者,擁有難以想象的佛緣資質珍寶。
@院子裡的石頭...
一般世俗人的無知不自覺,認為自己只像個石頭,只想平凡的過生活。
或是小乘獨修。
雖帶天命擁有靈異敏感體質,想要來學佛修行。
卻只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窩,覺得修行念佛念經持咒就夠了,完全只想著自己。
而沒有以慈悲大願心,想要如何去利益眾生行菩薩道。
雖然擁有如此深重佛緣的珍寶,但對於眾生而言,就像是在院子裡的大石頭,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。
@菜市場用來壓醬菜的石頭...
若進一步開個命理館為人服務上課,開始創造自己利益眾生的價值,那是進到第一層次菜市場的價值。
但若只陷在單點的上課服務,甚至被法執心困陷住,就像醬菜難以再突破,也只讓自己只價值100塊。
@古董街被認定值得可收藏了...
再更進一步發心創設宮廟寺院道場,跟更多的眾生來互動結緣,那已經可晉級到古董街,價值上萬了。
其價值雖已能被認定,也有在弘法濟世,其格局開始慢慢在展開擴大了,但仍然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@富人員外100萬。
若是更加有機緣,能得到權貴的贊助支持,成立更大的弘法系統,或是基金會等,的確可以達到弘揚大乘的福德,而提升超越不再墮入六道輪迴。
但若卻又因過多的名利權勢誘惑,產生內部派系斗爭,或是法執心的僵化障礙。
那也只能達到有錢員外上佰萬的價值,還達到流芳萬世的無價傳承。
@博物館的無價之寶。
只有以堅定的慈悲心,不計較個人任何的利益得失,和偏貪的興趣喜好,建立弘法傳承的系統。
以無私去做培訓教育傳承的規劃,讓更多帶天命者學有所成,一傳十,十傳百,擴大弘法濟世的善緣,這樣才能夠創造,能進博物館的無價之寶。
就如同玄奘大師以堅定的慈悲心,不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,九死一生,終究流傳千古。
歷代以來這些高僧大德,哪個不是願意無私地付出,才能夠來將諸多善法弘揚造福萬世眾生。
但又有多少出家人或學佛修行者,卻只願當個井蛙或院子裡的石頭呢!
⭕老和尚最後說:
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作出要在哪個價值的選擇,並無所謂的對錯,好壞。
只是天道輪迴也會依你的選擇和付出,做出相對的回報。
若做的還不夠,就會再回到人道輪迴,繼續努力去做,體驗更多人生的體悟,
發願去做到夠,才能完全地脫離六道輪迴。
因此這師姐雖然有深重佛緣,也有靈異敏感體質,具備有幫人靈療的能力。
但只在佛堂、帝教單點的服務,那充其量只能達到菜市場或古董街的價值。
因此從小乘到大乘,正在修行學佛的你,慈悲願力和學習付出真的夠了嗎?
我常跟佛堂的師兄姐分享:
四明從36歲覺醒,發願效法了凡四訓要來上課服務。
勤修觀音,准提,地藏法門後,菩薩就嚴格要求發表文章,寫書,架設網站,學習美工設計,排版出書,甚至到影片編輯。
🔺佛堂網站由四明發心架設...
尤其菩薩更是要求一定要寫書論作,如此才能夠將度人善法真理流傳下去。
老實講,這每一件事情,沒有一件是我喜歡做的。
寫本書從收集,逐篇寫作,校稿,潤稿,排版,再校稿,至少都要花費1~2年的時間,但仍然硬著頭皮熬夜,從易經初階,易經塔羅,中階,周易,高階,八字,紫微,姓名學,地藏占察,查三世因果,4SOP改運之道,施食手冊等等,一一出版了超過二十幾本書。
尤其最重要的書,<易經卜筮正宗白話解說>,從2010年得到菩薩指示,一定要寫成這一本書。
收集資料花了一年,整理文稿前後花了兩年半,在排版上就畫超千個卦象圖檔,又花了將近半年。
直到2015年才正式出版上市,前後耗時將近5年的時間。
寫書從來都不是寫來賣錢的,而是來弘揚善法,但也因此進一步精進了個人自身的學習智慧。
🔺四明寫作電子書PDF下載...
以上的每一件事,都要耗費很多的金錢,時間,精力。
一方面上課服務,一方面還要整理資料寫作,甚至架設網站修改網頁,甚至編排設計各種文宣,都是要累死人的,但該做的雖然不喜歡做、討厭做,仍然咬著牙拼著力一一把它給完成。
所以慈悲就是要去做你該做的,能夠利益弘法眾生,就全力去做,縱使你不喜歡做,沒興趣做,也要把它完成啊!
自2020年開辦師資班,正式為傳承培訓做準備,開始有系統建構四大圓滿智慧:
1,世俗通達廣博的智慧。
2,般若圓滿善用平台弘法智慧。
3,菩薩感應教導智慧。
4,超越三維了悟因果發慈悲心智慧。
詳細四大圓滿智慧的解說可按此連接...
2024年7月開辦培訓班,擴大招生培訓新學員,不收上課學費,還可支領車馬津貼,學成後在佛堂佛堂服務,每月最高可有5-6萬津貼。
🔺培訊傳承免學費,還可領津貼,佛堂服務5-6萬元,詳細計畫案...
⭕並且還建構佛堂雲端課程資料庫,以SOP系統規劃來安排課程作業。
🔺佛堂傳承雲端資料庫...
⭕2024年11月進一步由培訓學員成立導師團,分工五組職務:
@教案文宣組。
@線上教學組。
@實習帶領組。
@圖影編輯組。
@行銷平台組。
落實學員共修,教學相長的學習模式,由高階學員教導入門學員。
🔺導師團五職務組成立計畫...
在此系統架構下,才能有效做到弘法傳承,而非個人小乘獨修。
圓滿四明對自己的期許,對菩薩眾生的慈悲願力,提升至值得被收藏的傳承價值,而超越世俗不再墮入六道輪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