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@四依_依法.依義.依智.依了義,修佛學習和處事的重要準則

20160911 (9)2-10.四依_依法.依義.依智.依了義,修佛學習和處事的重要準則

【重點提示】

1,不依人,連佛陀都不能輕易相信,要有自信覺知的思辨智慧

2,不依文,經文裡的字意不可斷章取義的節用和做字詞的鑽研

3,不依識,民間傳說似是而非,虛浮華麗的法會和改運商品不可相信

4, 不依不了義,對於沒有自我實修心得的人,只會背誦經文引經據典不可依從

金剛經裡的一句話

如來有所說否?否也世尊!

困擾了世人佛弟子千年,

四依法的「依法不依人」,

簡單輕鬆地就來解決了。

如果說戒、定、慧是修行上的目標準則,

那四依法:

依法不依人、

依義不依文(語)、

依智不依識、

依了義不依不了義,

就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,

最重要的指導原則。

如來有所說法否?否也世尊!

並不是如字面意思:如來從來都沒有對我們講任何的佛法和教導。

而是要讓我們學會去,依法不依人,

所要遵循的是真理大道,

而不是哪個人的說法指示。

佛陀雖已是個覺悟的聖者,

但可能也會有疏忽、沒能圓滿地,

以契機施教對每個人不同的資質因緣去教化。

所以弟子一定要有自我的自信和覺知的能力,

對任何事物都要去思辨,

而不是佛陀講的每一句話,

都要當成聖旨般的來遵從。

尤其佛法的傳承,從住法時期一直到現今的末法時期。

許多佛經內容都歷經千百年,和無數人的傳承、翻譯、講解。

若是展轉過程中稍有疏忽偏差,

你卻又沒去察覺而深信不疑,

那豈不是很容易就被誤導,

而無法學習到真正的智慧真理。

在佛陀傳中,當世尊要涅槃之時,

清楚明白地交代的弟子們,

在學習過程中,絕不可輕易相信他人,

包含對佛陀曾經所說過的話、

或是尊長、在上位人的交代指示,

時時刻刻都要存著追尋真理的懷疑心。

這也是在印度原始佛教和漢傳佛教中,

有個非常重要「論辨」的修持功課,

類似我們現在舉辦的辯論比賽。

對很多事件的看法,都可以提出來討論。

很可惜,在中國的北傳佛教中,

這種論辨的修行功課,

可能因為受到帝王制度的影響,

造成晚輩、弟子們等下位的人,

對於師尊和在上位的人,都不敢反辨。

對其言論、指示都言聽計從,

變成專制的一言堂,不敢絲毫懷疑。

以現今民主自由的時代,

每個人都是尊貴、平等、無分別的自性佛。

我們要好好地去認知自我,

發揮屬於自己的覺知想法和目標,

培養自我的是非善惡、判斷能力,

以真理為師、以戒為師。

而不是父母長輩或哪位大師所講的話,

你就要去全然地接受,

也要去審慎地瞭解其含意道理。

是否符合真理,值得來接受和效法學習。

四依第二法:依義不依文

學習上除了有對人盲從的問題,

還有對經文斷章取義的文字障,也很嚴重。

這種對文章斷章取義的偏差習性,

從古時候的文字獄,到現今的新聞標題殺人,

都是隻字片語,被有心人拿來炒作、濫用。

常有師兄姐到佛堂來,跟四明喝茶聊天分享。

最糟糕的就是會問:

哪部佛經、哪段話、到底是何意思?

我一定會反問他:

關於這部佛經,看完後是在說明什麼道理?

要來教會我們了解哪些真理智慧。

我幾乎從來不會針對哪部經的文字意做解釋,

而是會告訴你,這一部佛經是在告訴我們什麼道理?

佛經的傳承,一直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。

但是,很多出家眾和佛門弟子都不願意去面對。

四明會在一篇「偽經」的心得文章,做詳細的分享。

包括對於命理學的教學傳承,

也都是用這樣依義的觀念態度來了解,

絕對不會對某句的古言詩詞去鑽牛角尖。

這也是在佛門的宗派中,產生一個禪宗的門派,

以心印心、直指心性、不立文字教外別傳。

雖然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基礎,

但一定要學習到,無書勝有書;

就如同戒律的精神是在保護,而不是在禁止。

學佛弟子是要效法及學習佛陀的精神品德,

而不是在「研究佛學」,陷入佛經的字裡行間專研。

而造成個人修行上,引經據典字字珠璣,

但卻毫無實修的品行。

四依第三法:依智不依識

智,是客觀理性合乎邏輯的真理智慧。

識,是道聽塗說、風俗民情、以訛傳訛、戲劇表演的常識。

要相信有客觀邏輯的智慧,

這個道理看似很容易懂,

但事實上,大家卻仍然很嚴重地被常識誤導。

例如:最常聽到-地藏王菩薩是陰神,

所以家裡面不要隨便供奉祭拜。

晚上也不要隨便唸地藏經,很容易招陰引鬼,

或是婦女經期來時,身體很髒不能去佛寺,

或是不能吃肉葷食是犯殺生惡業的,

或是去拜佛菩薩不能用釋迦、榴槤。

尤其是一些民間故事戲劇,

所造成偏差錯誤的影響,最容易深入民心。

像是西遊記中,對於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,

就很容易模糊了,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的真實狀況。

還有濟公禪師的民間傳說,

也被戲劇過度渲染了他的形象,

像是吃狗肉喝酒、玩世不恭、嬉皮笑臉,

還有很厲害的神通變化無常,

都是很嚴重的跟史實不符合。

類似這些偏插誤導的常識印象,

四明會在<高僧傳>的文章分享中,一一來說明。

這種不符合智慧邏輯的常識傳說,

在台灣民間的宮廟算命最為盛行。

例如:燒紙錢給過世的親人、

或是燒發財金,來改善錢財上的困境。

當然在某些改運商品上的誇張說法,

無論陽宅風水、奇門遁甲、改名等做法來改運,

都要用理智客觀的智慧作分辨,才不會被誘騙。

在佛門裡最容易看到道聽塗說的現象,

就是許多寺院所辦的法會,

也很容易做些誇張不實的說法。

擺弄虛浮鋪張華麗的法會儀式,

過度的注重漂亮的表象,

而沒有來教導信眾真正的善知識。

四依第四法:依了義、不依不了義

這個了義的真正意涵,也讓很多人搞不清楚。

了義-不就是要去了解經文裡的真正義理。

那請問跟第二法的「依義」又有何差別呢?

依了義,可以說是佛陀在傳法時,最高無私的境界。

簡單白話的說,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。

依義,是去了解經文裡的意思。

依了義,是在了解經文的道理之後,

還能得出超越原有經文裡的智慧。

完全的通徹了悟,還可以有新的高超見解來。

佛陀就是希望每個弟子都是自性佛,

每個都可以在了義之後,超越祂。

不會像有些師兄姐就被佛經裡的字意,緊緊綁死住。

絲毫不敢說出比現有佛經,更不一樣的論述。

只要是能夠真正利益到眾生的智慧,

去超越原有佛經裡面的描述,又有何不可呢?





修行學佛必知正見

佛堂占察命理服務˙&課程時間
為免耽擱到大家的時間,務必事先電話預約服務喔!
有佛堂師姐專人在安排,黃老師沒有在受理預約服務哦!
  台北佛堂, 02-2314.5216 / 0903-787376  台北市忠孝西北路1段41號15之一
台中佛堂, 04-2426.1671 / 0955-583222 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183
高雄佛堂,  07-201.0116 / 0936-377931   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
嘉義服務,每週五晚上 7-9      吳讚峰老師 0928-790133
服務地點:竹居茶樓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275

瀏覽本網站若要得到最佳版面效果,請使用Mozilla Firefox Google Chrome 瀏覽器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1 易學佛堂官方網站. All Rights Reserved.

信箱: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。

版權所有 © 2016 易學佛堂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