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-01.覺悟_原來學佛是要正確的看待人生、得到智慧、了解因果、對人生醒悟、付出彌補
【重點提示】
1,每個人必有苦難,想要祈求得到保佑是基本人性。
2, 經咒法會只是過程,是要讓你有所覺醒、懂的反省。
3, 苦難來自累世的因果習性,覺悟改變才能消解惡業。
4, 正知見的學習、建立正確的心態觀念基礎。
人生是個歷劫、反省、學習、成長、進而醒悟的過程。許多人認同佛法、相信佛菩薩,來學佛
修行、進而得到庇佑來改善惡運。
所以,就拿起佛經來唸、也開始唸佛持咒、參加法會、或打坐修禪定;
也發心行善布施、或四處當義工;但這些算是修行的第一步。
這些修行的功課都是一個外在表象的過程,
真修行是要從內心的習性觀念去做改變。
若只是把外在的功課,像拿著香跟拜,
拼命趕業績衝次數的念佛、念經、持咒、參加法會;
卻沒有在內心產生任何反省改變的感觸,
就跟隔靴搔癢一樣,並不會有太大的功效。
心念的反省改變,是為了正確的看待人生。
何謂「正、知、見」???
正:正確客觀理性的人生心態。
知:有寬廣宏觀、不斷章取義、不陷入文字障的真理智慧。
見:不偏執、不陷入單一及二分法中、不犯「貪嗔癡慢疑」意業五毒中。
正知見看似簡單,但卻有很深奧的道理在裡面。
若沒有透過修行學習、善知識的引導,
想要達到正知見的要求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有正知見智慧的人,會明白自己為何而活???
要完成的人生使命是什麼???
每天會過著自信充實不茫然,有明確的方向目標,
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或眼裡,
怎麼舒服就怎麼生活。
別人的評說真的沒那麼重要,
你的幸福與快樂不在別人的眼神中,
而是在自己的手心裡。
面對因果緣份你真的懂嗎???
能相見相逢是緣,不見別離也是另一種緣,不會去貪戀執著罣礙。
不論你做了善行幫助人或是惡行傷害誰,從因果真理來看,
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,但終究它一定都會回報回來。
所有你對別人所做的,最終就是對自己所做的。
這些因果真理並不是用來嚇唬人的,而是用來提醒你的。
袁了凡為何可以得到功名當上大官???
他不是靠祈求得來的,而是發願做了3千件善事換來的。
捨得捨得...能捨才可得,只問耕耘不問收穫,收穫自然就會來。
你願意布施付出去越多,你就會得到越多。
賣改運商品詐騙別人,很快也會被窩裡反騙光光。
學佛,不只是對因果死亡的認知;
學佛的目的,是為了正確的看待人生,
就不會再讓偏差五毒意惡的行為再造惡業。
因果的無常觀,也會讓我們明白,很多事情眼前雖然美好,但不會一直持續不變。
反觀,現在雖然痛苦受折磨,但也是終究會過去的。
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,為的是什麼呢???
想要求長壽、求健康無病、求財富工作順利、感情婚姻圓滿,
這些都是短視近利的世俗心態。
其實這樣已經完全跟佛法因果相違背了,
菩薩不會幫我們解決所請求的因果問題,
而是來教導我們明白這些因果的道理,
用反省懺悔改變的心,去付出彌補改善,
才能夠將你所祈求的問題,徹底得來解決。
最簡單的比喻:
你欠了別人100萬,可以去祈求菩薩來幫你還債嗎???
或是祈求菩薩讓債主不要來跟你討債嗎???
這些都是偏差錯誤的行為想法,
正確的心態:祈求菩薩教導指引,該如何來賺錢,解決這100萬的債務???
透過正確的學習來增長智慧,或是行善布施來與人結下善緣,
有了智慧和善緣,自然可以增加工作賺錢的機會,就可以把債務還掉了。
因此要有以下正確心態(此段轉載於網路文章):
叩拜,不是彎下身體,而是放下傲慢;
念佛,不是聲音數目,而是清淨心地;
合掌,不是併攏雙手,而是恭敬萬有;
禪定,不是長坐不起,而是心外無物。
歡喜,不是顏面和樂,而是心境舒展;
清淨,不是摒棄欲望,而是心地無私;
佈施,不是毫無保留,而是愛心分享;
信佛,不是學習知識,而是踐行無我。
庇佑,不是消災解厄,而是虛心受教。
法會,不是唱誦祭拜,而是理解經文。
懺悔,不是跪拜磕頭,而是真心改過。
紙錢,不是陰間貨幣,而是感恩祖先。
因果無常不是不報、只是時候未到。
因此,你吃的、住的、做的、交往的人都挑自己喜歡的,
那一旦遇到無常不喜歡的,就會感覺失落無法接受。
這些外境不可能永遠給你快樂順意,
要去學會適應不喜歡的,去做應該要做的,
才能讓快樂永遠下去。
不爭就是慈心,無私就是悲心,利人就是利己,
不辯就是智慧,不聞就是清淨,不看就是自在,
不貪就是佈施,斷惡就是行善,改過就是懺悔,
謙卑就是禮佛,守禮就是持戒,原諒就是解脫,
知足就是放下。
看得懂「人生四面相」表相、虛相、欲相、實相,
你就容易開悟得智慧了。
表相:眼睛看到的表面行為。
虛相:耳朵聽到對這個行為的解釋說明誇耀。
欲相:內心潛藏的慾望想法或陰謀算計。
實相:前世帶來的善惡因緣、因果業報和習性。
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表面光鮮亮麗,卻看不透其下湧動的暗流。
有些人表面很幸福,是他掩藏了難言的苦;
有些人臉上掛著笑,心裡滿是無聲的淚;
愛炫耀的人,其實心靈是很空虛的。
佛門的核心精神從因果到六道輪迴,
懂了六道輪迴,你不會再計較、起私心、嗔恨他人。
一個路邊老人及小孩你對他好,他可能是你前輩子的父母。
一隻受傷的小狗,牠可能即將來投胎當你的兒子。
殺害了一個人,轉身來當你兒子,忤逆你一輩子。
怨恨詛咒、陰謀算計他人,
今世你就會感到常常被人莫名的討厭。
為何要修忍辱心???
因為罵你、詛咒你、討厭你的人,
你在前輩子都曾經做了對不起他們的事。
如果再報復回去,那又再加重惡業;
不但冤冤相報、沒完沒了,下輩子還會更嚴重地,
來罵你、批評你、指責你、污衊你、栽贓你。
忍下來,先自我反省懺悔,再虛心接受。
所有累生累世的恩怨情仇、因果業力,
就在這一忍之間,圓滿化解,比念千百部經更有效。
念佛、念經、持咒、參加法會,都只是修行的一個過程。
學佛修行不要將過程誤以為是目的。
那你這些功課做得再多再多,也是徒勞無功。
用正確的心態,去領悟因果了解六道輪迴。
先覺悟懂得懺悔認罪,真心努力地去改過改變。
你就不敢再做十惡業,願意多發心去行善布施,
時時反省身口意,不再有任何的執念、瞋恨、罣礙。
來世自然直往佛國天界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