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@今世只是段旅程吧了

20160910 (26)生死問題是人類的一個永恒的命題,人類從產生以來就一直追問:人生從何來?人死往何去?如何看待生死?如何才能超脫生死?佛教認為衆生可以通過修行達到超脫生死獲得解脫。

有一個故事:有一天,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,帶着他心愛的獵槍,追殺一群山羊。當追到一個懸崖邊的時候,這群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腳步,它們的前面是一處懸崖,從這邊崖壁到那邊的崖壁相距有十米多遠,再矯健的山羊都跳不過去,獵手看着這群即將到手的獵物也放慢了追趕的腳步。

但過了一會兒,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發生了,只見一只年老的山羊從懸崖邊退了幾步,然後毅然而迅疾地向對面的懸崖跳去,在這只老山羊剛跳出的刹那間,另一只年輕的山羊隨後也向對面的懸崖跳去,在半空中踏在頭一只老山羊的背上,以老山羊為跳板猛然地一蹬,落在對面的懸崖上,而那只老山羊悄無聲息地摔落在萬丈深淵之中。

隨後其它的山羊,如同得到了同一個號令,用同樣的方法和動作,一起一落,一生一死。部分年輕的山羊們就這樣借助老山羊為跳板的方式跳到對岸逃生了,它們用自己的方式保住了整個種群的繁衍。

而這一切僅用了幾分鐘,當獵人趕到的時候,一切都已經結束了,獵人看得目瞪口呆,感慨萬千……。
我想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思想,只是我們不了解他們罷了,就象這群山羊,雖然它們沒有人類這麼高的智商,但它們在面對死亡時為了群體的生存所表現的甘心赴死的勇氣,是值得人類敬畏的。

佛教所看到的生命是無常變滅,無窮無盡的,如同江河之水滾滾不斷,是刹那不停的變化着。死亡不是消失,死去的是軀殼,真正的生命則是綿延不斷。是走出此生這一扇門,進入新生的另一扇門,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。

“生,也未嘗可 喜 ; 死 , 也 未 嘗 可悲。”生是死的延續,死是生的轉換。生也未曾生,死也未曾死,生死一如。佛教又强調超越生死,認為真正的生命是超越無常,求得解脫。因此人要正確地對待生死,不執着于生或不執着于死,而是將生死看作統一的有機結合體。

人生是短促的、有限的,《四十二章經》中記載;“佛問諸沙門曰:‘人命幾何?’沙門答曰:‘數日之間’。佛曰:‘子未知道’。又一沙門答曰:‘飲食之間’。佛曰:‘子未知道’。

又一沙門答曰:‘呼吸之間’。佛曰:‘善哉!子知道矣!’”。從佛教角度看生死是“生命在呼吸間”,人生是短暫的,人的一生大多不過幾十年的,即使能活百年,在時間的長河中,亦不過是小小的漣漪而已。

但正因為有了死,人才會為了在有限的生命裏讓生命展現燦爛的光輝而不懈努力,前僕後繼;正因為有了死,才有了對人生意義的追問。死賦予了人類生命太多的價值和意義。每個生命的存在本身都是一個美麗的奇迹。

面對生命,我們要用慈悲的心來發現生命的美麗,我們要用贊美的心來感悟生命的美麗。
人無法預測自己的生命,更無法回避死神的到來。

生命有其堅强的一面:有的人可以在非常艱苦,受盡折磨的環境中生存下來。挑戰生命極限的美國魔術師大衛·布萊恩把自己吊在泰晤士河畔的玻璃箱中,僅靠喝水艱難度過了44天,引得世人瞠目。

有報道說12名煤礦礦工井下被困4天5夜,在氧氣稀少、瓦斯含量極高的情況下,沒有吃過一口幹糧,沒喝過一口幹淨水,憑借着對生命的渴望而被救出來,這些都是頑强生命創造的奇迹。但生命有時又如此脆弱和無法預測,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便可讓一個健壯的生命瞬間消失。

汶川8級的强烈地震中,在幾分鐘之內就將一處美麗的家園變成了人間地獄!無數鮮活的生命在一瞬間消失。地震發生的時候,許多孩子正在教室裏上課,他們也一定憧憬美好的未來,想象着自己長大了做什麼,但是災難降臨了,生命的軌迹在這一刻畫上句號。

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,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,讓這無常、寶貴的生命,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,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。《大乘流轉諸有經》說:“前識滅時名之為死,後識續起號之為生。”生必有死,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。佛教非常正視生死問題,佛教生死觀的積極意義在于肯定人有生老病死之規律,佛教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衆生能夠擺脫生死的羈絆從而把握今生。

佛教稱“人身難得”,那麼我們當然就要好好地珍惜生命、善待生命,好好地活下去,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今生。佛教的觀點就是希望我們能從死亡的噩夢裏清醒過來,擺脫人生的各種貪欲,認清生命的無常,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。

佛經上說:“生又何嘗生?死又何嘗死?”衆生的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都是處于一個循環中,死是生的開頭,生是死的起點 。有生才有死,有死才有新的生。個體的人生是短促的、多苦的,伴隨着時間的推移,個體的生命會逐漸走向消亡。但一個個體的結束不是生命的完結。生也未曾生,死也未曾死,生死一如。我很慨歎蠶這種動物,因為它闡釋了生死的轉換和生命的美麗。

蠶從出生到作繭自縛,完成了一個從生到死的轉換。然後破繭而出,化蛹為蝶,完成了一個從死到生的轉換。這個可愛的生靈讓我們體悟到生死的真諦,生死本是對同一件事物不同階段的不同描述。一定階段的死實際上是為了更美好的生。

是生與死的力量,使蠶化為美麗的蝴蝶,生死的轉換是那麼的自然,那麼的神奇。我感歎生命的神奇和偉大,死是為了更美的生。究竟何為生、何為死?我只能說生和死同樣的美麗。
在生死輪回的路上,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。從出生到死亡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,也許你正處在花一樣的青春年華階段,還不能理解生命的短暫和生命中會遇到的各種苦難,還不懂得珍惜生命。等到了白發蒼蒼時,才想起生命的可貴,但那時許多理想和希望已經成為過眼的煙雲。

根據佛教的啟示,我們要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備,不要等病入膏肓時,才不得不反省人生。
我們注定要最終走向生命的盡頭,但我們不能毫無意義地虛度生命,甚至造惡業。在人生的這段旅程中,我們的行為將決定將來的旅程,明白生命的幸福與痛苦,就更應相信自己目前的行為會改變未來的一切,從而抓緊一切機會,培養良好的行為,為社會及他人多做善事,多積善業。

那麼將來面對死亡時,我們心裏就會多一份坦然,自己生活得也更有意義。

 

本文從臉書 Angela Ney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7591036457&fref=nf分享轉載。 感謝其文章分享,若有不慎侵權!請電話02-23145216或E-mail: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。告知, 立當馬上刪除!

佛學靈界因果精選文章

佛堂占察命理服務˙&課程時間
為免耽擱到大家的時間,務必事先電話預約服務喔!
有佛堂師姐專人在安排,黃老師沒有在受理預約服務哦!
  台北佛堂, 02-2314.5216 / 0903-787376  台北市忠孝西北路1段41號15之一
台中佛堂, 04-2426.1671 / 0955-583222 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183
高雄佛堂,  07-201.0116 / 0936-377931   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
嘉義服務,每週五晚上 7-9      吳讚峰老師 0928-790133
服務地點:竹居茶樓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275

瀏覽本網站若要得到最佳版面效果,請使用Mozilla Firefox Google Chrome 瀏覽器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1 易學佛堂官方網站. All Rights Reserved.

信箱: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。

版權所有 © 2016 易學佛堂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