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忍辱_六度波羅蜜 為何需要修持『忍辱』呢?

列印

20160911 (38)2-15.忍辱_六度波羅蜜 為何需要修持『忍辱』呢?

【重點提示】

1,布施:財施法施無畏施,三歲小孩都懂得70老翁做不來

2,守戒:除了守道理規矩不可違犯,更要懂得「保護」的精神

3,忍辱:資質高低 不與犬相吠,更有業報現前需去虛心接受

4,精進:要比賺錢考大學更努力,還要注意莫明地魔考阻礙

在佛門中信仰的核心精神,

從來不是對佛菩薩偶像的崇拜、求庇佑,

而是要透過修行學習,

先建立正確的「正..見」智慧,

再來針對自己累生累世的劣根習性,

本性的獸性慾望去做轉化提升。

從三無漏學-..慧、

四聖諦-...道、

學習準則四依法-依法、依義、依智、依了義。

學習態度-契機施教,為千萬人開千萬中法門,

再到要求在生活中落實的作為。

六度波羅蜜:布施、守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

所謂波羅蜜:簡單解釋,就是度到彼岸、得解脫,

是六種可以幫大家真正解脫、放下罣礙執著,

得以到彼岸、不再墮落輪迴,非常重要的六大功課。

布施:就是要多行善、多為人付出,又分為: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

積極奉行菩薩的慈悲心,不以自己的私慾去計較。

有些人來做地藏占察,查出有偷盜惡業;

四明就會建議要多做布施,來化解此偷盜惡業。

若聽到回應說:他都已經窮到沒飯吃了,

哪還有多餘的錢去捐呢?

那就正應了一句話:可憐之人、必有可恨之處!

其實佈施不是只有財施捐錢而已,

有錢出錢、有力就出力,沒錢就去當義工。

這樣簡單的道理,都沒想要去做,

當然就會受到很嚴重錢財的困難壓迫。

其實大家對於佈施的道理,都是懂得,

只是不願意捨棄金錢、時間、體力,

最終,導致沒有辦法務實地付出做到。

可見這六種波羅蜜的功課,

都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做得到的。

再來「守戒」大家也很容易理解,

把它解讀為要守法律、守道德、守規矩,

哪些身口意可以做、哪些不能做。

的確,這是守戒最基本的入門觀念,

不可以去做傷害自己,

或傷害他人的行為,包括身口意等十種惡業。

但還要再了解「守戒」,

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在「保護 」而非「禁止」。

就像法律也要兼顧到「法..情」,

要用保護的核心精神去守戒律,

才不會變成佛門中的「強迫症」。

若能圓融地契機施教、適時教化,

才不會墨守成規,處處給自己作繭自縛。

六度波羅蜜中的「忍辱」功課,

許多人就不是那麼容易地了解。

四明剛入佛門修持時,也是對忍辱很不理解。

不是常常覺得該理直氣壯、據理力爭,

這樣才能伸張公平正義,維持社會該有的規矩秩序嗎?

難道對於某些蠻橫霸道、不公不義的事也要去忍受嗎?

其實這需要分成兩個層面來看,

第一、社會國家公益的事,不是個人私自的利益關係,

當然就需要去追求公平正義,

而不是有人在貪贓枉法,我們還要去忍辱接受,

當然要勇敢的挺出,去揭發對抗他。

第二、若只是屬於私人的利益關係,

就需要好好的來了解一下,

為何需要修持忍辱的功課了。

有句成語:「唾面自乾」,該如何才能有此修為呢?

有天寒山問拾得說:世間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

賤我、惡我、騙我,如何處治乎?

拾得回說:只是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

不要理他、再待幾年,你且看他。

忍不了辱,常常逞口舌之快,造成惡口瞋恨。

非常容易造成社會之間人跟人的衝突意外,

尤其是在家人之間、夫妻之間、父母子女、婆媳,

常常不知道要修忍辱的道理。

逞一時意氣用事,

而造成家人間很大的傷害,後悔都來不及。

這種忍辱的功課,若你懂得以下的道理,

也就很容易來修持了

一、修養層次的高低,不與犬相吠

人還是有資質高低的層次分別。

有人真的是較粗俗鄙陋、有理說不清,

你跟他有些衝突時,他對你粗言辱罵,

那你真的要識實務閃遠一點。

若是跟他互相吵在一起,不就是狗咬狗兩嘴毛。

除非你也覺得你跟他是同一等級的資質。

二、因緣果報的惡緣來相會,虛心接受吧!

這種業報現前的無端惡口辱罵,

最容易發生在家人朋友之間。

若是你已懂得因果就要去虛心接受,

罵不還口、打不還手。

四明從小就常遭受父親的家暴、惡口責罵。

長大結婚後,也有將近十幾年不跟父親有任何互動。

很容易一談起家裡的事,就惡言相向。

但是菩薩卻要求我用孝順和接受果報的心,

修持忍辱地去跟父親來相處互動。

他說什麼我都回應:好、是的、可以、我去做。

當然有些他的要求很不合理,只能心裡想著就敷衍一下吧,

我還是不會反駁去跟他起抗爭。

果然父子之間的感情就越來越好了,

若是你面對這種莫名的果報,辱罵惡口現前,

不合理的欲加之罪,你不情願的去抗爭辯駁;

事實上沒辦法來改善對方對你的態度,

反而會產生更嚴重的衝突,造成更遺憾的傷害。

所以佛菩薩們希望我們能夠修忍辱心,

不是要我們去忍受屈辱、委屈求全、糟蹋尊嚴,

而是要去虛心面對果報,

避免造成他人和自己更大的傷害。

懂了這個道理就可明白忍辱心,

也是要來化解因果業力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。

如果將六度波羅蜜稍微了解一下,

可能會發現其中怎沒有念經、念佛、持咒 、參加法會呢?

所以四明才會常常強調,

你要明白念經咒、念佛、法會是過程?還是目的!

在六度波羅蜜裡,這些經咒法會的功課,

勉強可收在第四,「精進」的修持功課裡。

「精進」的道理就是努力用功不懈怠,

也很容易來了解,但大家還是很難去體會。

若是你深深覺得:這是要回到彼岸、得到解脫的功課,

比考上國立大學還要更重要的話,

你大概就不敢有所懈怠、偷懶了。

只可惜有這種思維的人還是很少,

而且這裡面要考慮到一個魔考的障礙。

有句話也說得很務實,

你的佛緣有多深、魔考我就有多重!

你很想要認真的來學佛,做各種修行學習的功課,

要來佛堂上課、參加法會、當義工…,

莫名的老公不高興、小孩子發燒生病、父母發生意外,

總是會有很多預期外的事件來障礙你。

其實這些就都是魔考的考驗阻礙,

因此你每天很認真地念經、持咒、打坐、學習命理,

這只是精進的其中一部分功課。

更重要的是,當你面對這些預期外的魔考阻礙,

你又該如何去處理呢?心態該如何調整呢?

四明自30年前,發願弘法設立佛堂,

所遇到過的魔考阻礙,真是罄竹難書地多。

也只能堅定信念,認清所要的目標咬牙去做,

最後只能給一句很務實的分享建議:

若真的遇到魔考阻礙了,

真的要堅持一下,不要不到最後就放棄了,

稍微遲到一下、緩一下,菩薩也會諒解的。

那若是你的魔考是來自你自己的偷懶怠惰,

那也只能怪你自己,自作孽不可活了。

關於禪定的修持功課,也不是那麼簡單就是打坐而已。

可參考上一篇:欲界天靈異敏感體質

跟神明菩薩感應通靈的分享說明。

禪定就是要先穩定冷靜理性的思考,

但是這個「禪」有更深遠的意義,

是一種超越世俗感受的境界,自然而放下;

跟中國民間所俗稱「練仙修道」有類似的境界。

在佛門中,你也可以經由禪定打坐,

而產生跟菩薩的感應通靈。

甚至可以修為到入定、出定,

一禪定就進入虛無的境界,經年數月可以不起坐。

此時能夠達到超越三維空間的智慧,

產生跟佛陀一樣夜賭明星的開悟,

而成為另一個自性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