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@漫談禪宗的源由和發展(下)

20160910 (118)【禪宗的特性】

禪宗的特點正是把各種法真實的相、真如的道理,和眾生的自心、本性結合起來,強調「心、佛和眾生是沒有分別的」,要求把本性、真心作為總源頭,將修為方法看作是可以向自己內心裡求探索、不向外求的,所以才提出了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的口號。

一來是想遵循傳承《楞伽經》的一切唯心、萬法唯識的思想,直接吸取了南北朝以來相關的佛性論、心性論的研究成果,這中間放棄了繁瑣的理論論證,只是藉禪宗法統的象徵意義和禪師實修實證的特點,贏得了人心;

二是強調眾生皆有佛性,具有本覺之自性清淨心,佛性平等的理念,對於一向認為「人性本善」,重視主體和個人修養的文人士大夫,對於處在極端不平等的階級社會中的普通民眾,容易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;三是拉近了眾生與佛的距離,清楚明白的讓世人知道,如果想要解脫煩惱、成就佛果,就應該直接向自己內心加功用行,明自心,見自性,方法簡捷而明快,使得佛學能讓活在現實苦難中的民眾產生強烈的吸引力,親切感,進而提升了眾生的自信心。

【禪宗的修行原則】

  禪宗的修行原則是「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」。惠能禪宗的理論核心是解脫論,認為凡夫所以不能成佛,就是因為對於諸法心有貪染、執著,從而不能自見本性。要由凡轉聖,首先要破除妄執,無心於萬物,一切修行,任運自在,這樣才能與真如和實相相應,才能解脫生死煩惱。所以《壇經》說:「我此法門,從上已來,頓漸皆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。」「念」,就是指人的意念,第六識的意識活動。「無念」並不是要停止一切意識活動,因為那樣和死人有什麼不同,所謂「一念斷即死,別處受生」。

        就算是從佛法的體悟上來說,「若百物不思,常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」。「無念」是要人從念裡面去除虛妄的分別、執著。《壇經》說:「何名無念?無念法者,見一切法,不著一切法;遍一切處,不著一切處,常淨自性,使六賊(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)從門中走出,於六塵(指色聲香味觸法)中不離不染,來去自由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」「世人外迷著相,內迷著空。若能於相離相,於空離空,即是不迷。若悟此法一念心開,是為開佛知見。」

       禪門弟子希運也說:「如今但學無心,頓息諸緣,莫生妄想分別,無人無我,無貪瞋,無憎愛,無勝負。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,性自本來清淨,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,若不會此意,縱你廣學,勤苦修行,木食草衣,不識自心,皆名邪行。」從五祖弘忍開始,就全力弘揚《金剛經》。《金剛經》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菩薩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菩薩觀諸法如幻如化,雖志求無上菩提,廣行一切善法,願度盡一切眾生,但不見有一法可得,有一眾生得度,惟有如此,才能融入般若性海,成就無上菩提。而要做到這一點,就須「於自念上離境,不於法上生念。」

       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禪宗各位祖師不管用哪種方法來解釋,所說的全部都只在《金剛經》裡的這一般若思想。其實,禪宗的這一修行方法不是最早的修行方法,其實早在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翻譯的第一部經典《四十二章經》裡就有類似的表述:「出家沙門者,斷欲去愛,識自心源,達佛深理,悟無為法,內無所得,外無所求,心不繫道,亦不結業,無念無作,非修非證,不歷諸位,而自崇最,名之曰道。」「佛言:觀天地,念非常,觀世界,念非常,觀靈覺,即菩提。如是知識,得道疾矣。」

【禪宗的中心思想】

       南北朝時,菩提達摩創立禪宗,依循佛教釋迦牟尼佛「人皆可以成佛」的基礎,再進一步去主張「人皆有佛性,透過各自修行,即可獲啟發而成佛」,以後,另外有一位僧人道生,進一步再將這觀念提升到「頓悟成佛」說。

       唐朝初年,僧人惠能又更進一步沿襲道生的「頓悟成佛說」,並將達摩的「修行」理念進一步整理,並且提出「心性本淨,只要明心見性,即可頓悟成佛」的主張。

        禪宗是主張修道,不見得一定要研讀經書,更不需要出家,世俗的活動照樣可以正常進行。禪宗認為,禪並不是思想,更不是哲學,而是一種超越思想和哲學靈性的世界。禪宗思想是認為語言文字會約束思想,所以不能用文字來表達。禪宗認為想要真正達到「悟道」,只有隔絕語言文字,或是單純的指是透過和語言文字的衝突,避開任何抽象性的論證,憑著個人的體驗,自己親身去感受和去體會。

        禪宗為了加強「悟心」,創造了許多新的禪法,例如雲遊,就是把一切方法用在能讓人心有馬上能悟道的敏感性上。禪宗的頓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時空、因果、過去和未來,而得到了能從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縛裡解脫出來的自由感,進而「超凡入聖」,不再拘泥於世俗的事物,但卻仍然進行正常的日常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禪宗不會特別要求必須要有特別的修行環境,是隨著當下的機緣,偶然得道,得到雖然身在塵世裡,而心卻在塵世外的「無念」境界,然而「無念」的境界,要求的並不是「從凡入聖」,而更是要「從聖入凡」。得道者日常生活和平常人並沒有不同,而是精神生活層面的不同。平時和日常事物接觸的時候,心境卻能不受到外界的影響,換句話說,平凡人和佛的差別,只是在「念」上的差別。也有學者認為禪宗的思想,在很多方面也是受到道家莊子的啟發。

           禪宗的基礎理論是提倡心性本淨,佛性本有,見性成佛。主要是依據達摩的「二入」和「四行」的學說。所謂的「二入」是指「理入」和「行入」。理入是藉著經教的啟示,深深相信眾生同一真如本性,但是會被客塵妄想覆蓋,而沒有辦法顯露,所以就要讓眾生捨去妄想回歸真性,修一種心像牆壁,並且堅定不移的觀法,去除所有不同的相,和真如本性的理結合,寂然無為。行入就是「四行」﹕報怨行﹑隨緣行﹑無所求行和稱法行,都是屬於修行的實踐部分。惠能繼承了這一派的學說,在《六祖壇經》裡主張不以文字字面上的解釋,直接通透到心的本源。認為「於自性中,萬法皆見﹔一切法自在性,名為清淨法身」。所有一切的般若智慧,都是從自性而生,而不是從外面來的,如果辨別自我的本性,「一聞言下大悟,頓見真如本性」,提出了「即身成佛」的「頓悟」思想。惠能六祖的禪法是以定慧為本。定慧就是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「無所住」是指「定」,「生其心」就是「慧」。惠能六祖從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經文裡,體悟出了定慧等學微旨。禪宗的一切思想 ,都是從這些義引申而擴充來的。

         禪宗認為「心外無法」、「心外無佛」,每個人的心性就是就是佛心,所以成佛只是在自悟本性。自心迷就會愚就會凡就是眾生,自心悟就是智就是聖就是佛。由於自性「覺體圓明」,體性不二,是一個包羅萬有不可分割的整體,因而用智慧觀照成佛,就能得到全體,所以利根的人對於這一純全的道理和體悟,只能頓了,不容階次。所謂的頓悟,就是突然理解、體認、領悟佛理,而無需長期的修習。這種頓悟是通過直覺的主觀體驗,產生內心的神秘啟示,達到精神狀態的突變。後世禪師們常用「如桶底子脫」的比喻來形容頓悟。桶底一脫,桶中之物,頓時一覽無遺。同樣,一個人頓悟,就可當下直了本性,這種境界,不可言傳,只能意會,所謂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所以佛與眾生的差別,只在一悟,而迷與悟的不同,只在一念之間。《壇經》謂「故知不悟,即佛是眾生,一念若悟,即眾生是佛。」「若悟無生頓法,見西方只在剎那,不悟頓教大乘,念佛往生路遠。」「我於忍和尚處,一聞言下大悟,頓見真如本性。

        是故將此教法,流行後代,令學道者頓悟菩提,各自觀心。令自本性頓悟」。不假修習的頓悟思想自惠能開始提倡以後,就成為禪宗修行的根本主張,所謂「自性自悟,頓悟頓修,亦無漸次,所以不立一切法。」惠能的弟子神會就曾用「利劍斬束絲」的比喻來說「一念相應,便成正覺」的頓悟思想。也因此,後世禪宗祖師的修行和弘法,幾乎都是以「悟」字來下功夫、做文章。

【禪宗的三種境界】

一、第一種境界是心齋:

       「心齋」的典故,其實是莊子人間世裡,孔子和顏回彼此間的一段對話,傳說,顏回有一次要到衛國去做說客,孔子就澆了他一盆冷水,認為顏回雖然有一身的功夫,但是還沒有做到純一不亂的境界,當時如果貿然去當說客,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對自己不利,所以顏回就請教孔子方法,孔子告訴他,一定要用「心齋」說才可以。所謂的「心齋」「一若志,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,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;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,唯道集虛,虛者心齋心。」

二、第二種境界是坐忘:

       「坐忘」字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容易,這兩個字的意思,萊濟(Legge)翻譯成「我坐著而忘了一切」,伽爾斯(Ciles)和林語堂翻譯成「我坐著而忘了自己」,馮友蘭翻譯成「忘了一切」,鈴木大拙翻譯成「心忘」,而它深沉的意思,可以說是坐在忘,或沉入在忘的境界。這個忘的範圍就很廣了,包含忘了自己和忘了東西,不僅要坐著才可以忘,而是在任何情形裡都要能忘了才對。  

        下面的故事是莊子描寫坐忘的典故:有一次,顏回告訴孔子說,顏回自認為自己的功夫大有進步,已經把仁義忘了,但是孔子認為他還不夠深刻。過了幾天,顏回告訴孔子說,他已經把禮樂給忘了,孔子仍然沒有讚許顏回。又過了一段時間以後,顏回又來告訴孔子說,他已經「坐忘」了。這個時候,就連孔子也不知道又這種境界,反而問顏回,顏回解釋說: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謂坐忘」。

三、第三種境界是朝徹:

         所謂的「朝徹」是道家修練的一種境界。有一次,有一個人請問女偊,為什麼他年紀那麼大了,但容貌還是嫩得像小孩一樣,女偊回答說;這是得了道的功效。那個人又請問女偊:他是否可以學道呢?女偊坦白地對他說:他不是學道的材料;接著就把自己教學生卜梁倚的經過告訴他說:

      「以聖人之道,告聖人之才,亦易矣。吾猶守而告之,三日,而後能外天下;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七日,而後能外物;已外物矣,吾又守之九日,而後能外生;已外生矣,而後能朝徹;朝徹而後能見獨,見獨而後能無古今,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。」

          在這三種境界裡,雖然我們都沒有理由去否認禪師們都是佛家,但是,老莊思想對於禪師們的影響,確實在禪師們的佛學境界裡,也可以看到一些老莊思想的影子,進而將老莊思想也變成自己一種獨特的風格。除了這個以外,莊子「真人」的思想也是對後代的禪師有很深遠的影響,最明顯的就是臨濟義玄和他開展出來的臨濟宗,也都是以真人為最高的境界。事實上,莊子觀念裡最重要的是「夫有真人而後有真知」,這就是強調存在是在知的前面,這也是禪的一大特色——先存在而後能知。禪的思想正好和笛卡兒的“我思故我在”相反,而是“我在故我思。”

【禪宗的影響】

       中國佛教宗派裡,禪宗的流傳時間是最長的,甚至到今天依然是綿延不絕。禪宗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也是有很重要的影響。中國宋朝和明朝的理學代表人物,周敦頤﹑朱熹﹑程頤﹑程顥﹑陸九淵和王守仁都是從禪宗裡面得到智慧。近代資產階級的思想家,譚嗣同和章太炎也是將禪宗的思想融入他們的思想體系裡。八世紀時,新羅的僧信行到中國拜師神秀,將北宗禪傳到朝鮮。道義跟隨馬祖弟子智藏受法,回國就把南宗禪帶進朝鮮,稱為禪寂宗,後來改稱為曹溪宗,成為朝鮮禪宗的主流。十二世紀末,宋朝時,日本僧人榮西到中國來,受法在臨濟宗黃龍派虛庵懷敞,把禪宗傳到日本,稱為千光派。俊荷受楊岐派禪法,回國後弘揚傳法。南宋末年,中國很多禪宗的僧人到日本,宏揚楊岐派禪法。十三世紀初,宋朝時,日本僧人道元到中國,拜師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淨,把曹洞宗傳到日本。十七世紀時,福建黃檗山萬福寺隱元隆琦接受到日本弘揚禪法,設壇傳授禪戒,成為和曹洞宗與臨濟宗齊名的黃檗宗,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沒落。

【禪宗的運用】

       「禪」其實不是宗教,不是哲學,沒有神祕主義,禪的世界沒有教世主,不是線性的思維或是邏輯的思考,不是不能說和不可實證的神奇「境界」;事實上,禪是ㄧ種指向真裡的「方法」,詮釋生命真諦的智慧,是在教人們應該如何完成具足大「心」,如何成就大成的「事」,如何造就大寫的「人」,以精湛圓妙的體系,融會貫通中國古老的思想精華,所以,禪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以禪的智慧、思考和運籌帷幄上,能以道義承當所有,進而經世濟民。

佛學靈界因果精選文章

佛堂占察命理服務˙&課程時間
為免耽擱到大家的時間,務必事先電話預約服務喔!
有佛堂師姐專人在安排,黃老師沒有在受理預約服務哦!
  台北佛堂, 02-2314.5216 / 0903-787376  台北市忠孝西北路1段41號15之一
台中佛堂, 04-2426.1671 / 0955-583222 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183
高雄佛堂,  07-201.0116 / 0936-377931   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
嘉義服務,每週五晚上 7-9      吳讚峰老師 0928-790133
服務地點:竹居茶樓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275

瀏覽本網站若要得到最佳版面效果,請使用Mozilla Firefox Google Chrome 瀏覽器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1 易學佛堂官方網站. All Rights Reserved.

信箱: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。

版權所有 © 2016 易學佛堂. All Rights Reserved.